6月25-30日,参加“全国主流媒体海东行”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先后来到海东市下辖的两区四县,感受当地乡村振兴的沧桑巨变、东西部协作的浓浓温情,领略河湟文化的厚重深邃、山水田园文化旅游的灵动创意……
6月30日,我们来到了此行最后一站:互助土族自治县——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里有七彩盘绣太阳花,有300多年酿造历史的青稞酒文化,有历经千年的湟水河风光(最早的文字记录源自北宋),更有传承千余年的藏传佛教和道教文化,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世代安居乐业,团结互助,和谐共融。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地处祁连山脉东段南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北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市府所在地乐都区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区相望,西靠西宁市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城东区、城北区相接。
县境内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这里生活着土族、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有6万多土族百姓,是我国最大的土族聚居区,约占土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
关于土族的悠久历史,互助县彩虹部落土族园的讲解人员向我们娓娓道来:土族源于吐谷浑,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吐谷浑属古鲜卑族,西晋末由辽东辗转迁居甘青一带,建立吐谷浑政权。公元七世纪,吐谷浑政权亡于吐蕃,一部分东迁并逐渐融于汉族,有些则降附吐蕃,后来融于藏族。居留于凉州、祁连山一带、浩门河流域和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便是土族的先民。
经过世世代代与藏、汉、蒙古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新的人文共同体:土族。土族至元代已基本形成,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由于历史等诸方面的原因,土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并延续至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土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土族盘绣、土族婚礼、土族服饰、土族安召舞、土族轮子秋等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族儿女的基因中,似乎与生俱来有着对色彩的痴迷,尤以互助土族盘绣制作的七彩袖衫为最,“红、黄、绿、蓝、桂红、紫、白”七色绣线勾勒出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翻飞的七彩袖,伴随着悠扬的花儿和旋转的轮子秋翩翩起舞,就如同那挂在天边的彩虹,“彩虹故乡”因此而得名。
与江南的苏绣和青海海南州贵南的藏绣不同,土族盘绣采用“两针两线”的针法,这是土族的独有针法,也是“青绣”中最主要的绣法之一。“太阳花”又是土族服饰中最常见也最典型的盘绣图案,绣娘们喜欢将“太阳花”纹样绣在胸前或腰间,象征吉祥如意、蓬勃永生。绣出的每一朵“太阳花”都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太阳花可谓是互助土族的文化标志。
在江苏无锡援建的班彦村盘绣园长廊下,几位年长的土族阿妈席地而坐,正做着绣活。得知无锡的记者来访,土族阿妈操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们,她知道江苏无锡,因为这个盘绣园就是无锡造的……
一名自称“兰拉木什”的阿妈笑盈盈地说,“这里的老奶奶们,60多岁了,不能外出务工,盘绣园建起来以后,现在来这儿做盘绣,收入有了,钱挣上了,孙子也带上了,很开心、很高兴”。临别时,阿妈们会心地来了一句“塞纳”(土语,意为“点赞”)。
据了解,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对口帮扶互助班彦村,在盘绣的制作、设计和销售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无私的帮助。2022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2600元提高到13100元,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累计达到186.9万元。
民族气息浓郁的土族盘绣,绣法多样、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其头饰、衣领、衣胸、腰带、鞋袜以及枕巾、荷包、背包等都有盘绣,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2006年,土族盘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河湟大地上,民族团结如同阳光、水和空气一样既珍贵又常见。在钟灵毓秀、文化多元的古老互助,来自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数十个民族的百姓们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青海青、湟水黄,民族娃、团结花,汉藏蒙、回土撒,各个民族把手拉……”这段全村人都会的“花儿”,唱出了当地土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离开盘绣园,我们的脚步继续向前,沿着平湖大公路往南,不足一公里的地方,便是班彦村史馆所在地。班彦,在土族语言中有“幸福、富裕”之意。然而,这个冠以“幸福”之名的村庄,却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往事。
“在中国,你是否听说过,一个村庄,100多户村民十几年来没娶进过一个媳妇;几十年来孩子们从未上过幼儿园;几百年来吃水都是靠人背马驮!……曾经的班彦村便是这样的一个卑微而沧桑的存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动情地说,“直到2015年,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了这里,班彦人开启了新生活。”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亲临班彦村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班彦村借助精准扶贫东风,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如今的班彦新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开创了和谐幸福、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新局面。
“以前我家里是种地的,2016年前曾在青海海西州、甘肃临夏县种过几年枸杞,因市场不景气,把父亲的养老本都亏完了……”今年41岁的班彦村土著吕志辉告诉记者:“2016年搬到新村后,方方面面的生活好太多了,最大的变化是交通方便了,喝水、看病容易了,挣钱也容易多了。”
目前,吕志辉开办了一个名为“班彦德吉手工布鞋坊”的家庭作坊,“年收入七八万元吧,今年生意不错,上半年布鞋销量2000多双,除了青海互助和海西州外,主要销往甘肃、宁夏、陕西,还有北京呢……眼下供不应求,还雇了3名村民帮忙”。
说起对未来的期望,吕志辉一脸兴奋地说,“正在策划把土族的文化标志太阳花绣到鞋面上,让更多人穿上我们的布鞋,了解土族文化;也期待申报的资金能批下来,盖上新厂房,扩大再生产,帮助出不了门的留守妇女也多挣点钱”。
如今,班彦新村已建成文化长廊、盘绣园、酩馏酒坊、特色农家乐、特色民宿、班彦生态农庄,八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农事,休闲娱乐,品尝美食美酒、观赏酩馏酒酿造工艺等。
“麻雀都能喝三两”是当地人流传的一句戏言,也侧面印证了互助青稞酒的悠久历史和普及程度。互助是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和原产地保护基地。作为农业大县,互助的耕地面积达90余万亩,占全省的1/8,农产品以马铃薯、油菜、蚕豆、八眉猪、葱花鸡等为主。油菜和马铃薯产量均占全省的1/4。近年来,互助县立足资源优势,为海东市“一区两核四园”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绿色产业园规划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首批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青海省唯一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县区。
班彦村也于2021年2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多个荣誉称号。
班彦村只是海东市众多易地扶贫搬迁村落的缩影,搬进新居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善。据了解,2016年以来,海东市实际搬迁安置18055户64665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6亿元,灵活采取整乡搬迁、进城上楼安置、多村集中搬迁等模式,新建集中安置区67个、住房13365套86.8万平方米。
据海东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十年来,海东坚持八成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拉面、青绣、青稞酒、家政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就业26.8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1005元增长到2022年的22971元。
山水形胜,人文荟萃。风光旖旎的卓扎滩、怪石嶙峋的南门峡、植被茂密的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富足的生态资源凸显互助县的自然区位优势,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旅游带来了便利。
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动员创业青年和致富带头人回村,成立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乡村体验项目,打造多元业态,发展乡村旅游。
位于东和乡麻吉村的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处集农事体验、花卉观赏、田园观光、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娱乐休闲、研学教育、乡村旅居为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2017年成立至今,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余万元。
“主题各异、装修精美的景观民宿、懒人爬山福音的‘魔毯’、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来自上海的游客在油嘴湾观览后,不禁感叹:“青海的乡村旅游超棒的!”
临行前,一场小雨淅淅沥沥,没多久又是艳阳高照,再扭头看向车窗外,竟然收获双彩虹,大家纷纷赞叹,互助不愧是“彩虹故乡”!
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兴旺,不仅让麻吉村吃上旅游饭,也对全村生态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了解,2022年,当地接待游客11.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1.26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按照“村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村民通过资金、土地、宅基地等方式入股,过去两年,景区、村集体经济分别为村民分红110万元、22万元。
今年是青海海东撤地建市十周年。海东文旅广电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以来,当地牢牢牵住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这一牛鼻子,精心布局“一圈三线百点”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海东“一圈三线”全域旅游总格局基本形成。正依托现有交通路网,力争做优做大河湟民俗文化深度体验旅游圈以及乡村生态暨沿大通河旅游线、乡村人文暨沿湟水河旅游线、黄河文化旅游风情线。
十年来,互助已走出一条民族团结创建特色之路,为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东凝聚了磅礴力量。相信这片黄河岸边的河湟谷地,也将继续谱写各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