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坚持抓治理、抓产业、抓生态、抓民生,奋力推进全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治理
夯实基层基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管肚子”与“管脑子”并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积极组建红旗宣讲团、马背宣讲队,推动爱国、感恩、团结、法治教育常态化。加强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实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工程,抓实“支部进网、党员联户”,“一核三治”社会治理黄南模式全面铺开,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抓产业
突出特色引领
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率先全省实现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和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全覆盖,累计培育有机产品43个、绿色食品47个、地标农产品19个。依托高原山水自然风光和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全省率先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相继建成、培育和推出了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乡村旅游项目、文化旅游品牌和节庆系列活动,促进了地区开放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造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产业基地8个,乡村振兴试点村42个。构建以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民族手工业和生态水产业为基础的特色产业群,中央涉藏政策的全面落实,群众得到了实惠,更好凝聚了人心。
抓生态
打造山水黄南
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七大国家自然公园”和“两个省级自然公园”保护建设有序推进,坎布拉国家公园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圆满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工程,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大幅提升,促进了发展空间科学协调、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严守生态底线、红线、高压线,坚持从长远考虑,谋划经济发展、规划工程项目,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抓民生
促进共同富裕
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好近期对群众增收、脱贫攻坚发挥作用的短平快富民产业和长远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战略性产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全面发展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丰富发展内涵,提升发展质量,真正使各族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